logo
图标1图标2

首页 > 专业仁爱 > 仁爱动态

仅十天的时间就出现五起性侵案,是我们防范的不够透彻,还能无能为力?
作者:“云南仁爱医院” 时间:2019年07月13日

  性侵在各地都存在,大家也在努力的防范,可即使这样,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不只是女性,还有儿童都是受害者,这让人无比的愤怒,可是愤怒之下我们该做些什么?据昨日统计,才短短的十天就发生了五起性侵案,这让人无比心寒,可心寒下我们就继续努力还是放任不管呢?

  葫芦岛水口小学校长性侵多名女生被刑拘;

  新城控股集团董事长猥亵9岁那儿童被逮捕;

  内蒙古包头一幼儿园男教师猥亵男童被刑拘;

  9岁女童被陌生男子骗人酒店卫生间猥亵;

  陕西商洛两男子性侵同村留守儿童被批捕;

  等等。

仅十天的时间就出现五起性侵案,是我们防范的不够透彻,还能无能为力?

  自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女性主义运动让“儿童性侵犯”现象浮出水面以来,全球 40 多年综合防治儿童性侵犯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 当有权势的一方以性的方式操控、利用儿童的身体来满足一己之需时,即使没有造成明显的身体损伤,儿童也将会在两人之间的秘密关系中受到极大的心理伤害。

  然而,我们对儿童性侵犯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中国家长通常借助媒体或影视作品呈现的极端案例来了解儿童性侵犯现象,难免形成不准确的刻板印象。 而防范儿童性侵犯的第一步,恰是正确认识“儿童性侵犯”本身。

  另外要说明的是,这里使用“性侵犯”一词,而不是“性虐待”“性侵害”或“性伤害”,目的是避免使用“虐待”或“侵害”等字眼让人们误以为“只有造成看得见的身体损伤(包括处女膜破损)的性行为才算性侵犯”。研究表明,大多数受到性侵 犯的儿童并没有身体损伤,甚至没有身体表征。“性侵犯”一词强调:不要忽视性侵犯造成的伤害本质上是侵犯儿童权利而造成无形的心理伤害,从而使那些遭受性侵犯的男孩和处女膜没有破损的女孩能够及时得到法律保护和专业支援服务。

  关于“儿童性侵犯”的刻板印象

  “儿童性侵犯只是少数极端事件” “好孩子不会受到性侵犯”“让孩子留在家里就可以避免受到性侵犯” “性侵犯一定会使处女膜破损”……这些刻板印象有可能形成责 备受害者的偏见,也容易使成人忽视儿童受到的伤害。

  很多人会从自己的经验推出,儿童性侵犯仅是少数极端事件,但事实并非如此。

  全球40多年的研究表明,儿童性侵犯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的重大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2014 年全球预防暴力状况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每5名女性中就有1名、每13名男性中就有1名在18岁之前受到过性侵犯。

  中国目前尚缺乏权威统计数据,但有限的数字业已表明,儿童性侵犯现象并不像人们想象般是“少数极端事件”。一项对中国6省市6所普通高校2508名大学生的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4.8%女生和17.6%男生报告在16岁之前经历过性侵犯。广东省妇联和检察院调查2008~2011年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受理的案件发现,在18岁以下的女童案件中,涉及性侵犯的案件竟然高达 75.34%。

  儿童性侵犯研究领域久负盛名的美国社会学家大卫 · 芬克霍尔早在三十多年前告诫人们:以为儿童性侵犯现象罕见于某种文化的看法,通常是错误的!即使采用最保守的统计估算,儿童性侵犯的普遍率仍远远超出根据官方接到的举报所推论出的数字。时至今日,这个告诫依然有效。

  实际上,任何儿童都有可能受到性侵犯,绝对不能说,儿童受到性侵犯是因为她 / 他“学习差”“调皮捣乱”“性格缺陷”“品行问题”……也不能说,“男孩子不可能受到性侵犯”。任何男孩和女孩 都有机会受到性侵犯。其中,残障儿童遭受性侵犯的风险更高。

  不过,全球权威数据无一例外地显示,受到性侵犯的女童在人口中的比率远远高于受害男童在人口中的比率。女性受害者是男性受害者的2至3倍。

  儿童性侵犯并不是只发生在夜晚或僻静的地方,而是有可能发生在一天当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包括家里、学校、工地、电梯间、商场等。侵犯者有机会单独接触孩子的时间和地点,就有可能发生儿童性侵犯。

  性侵犯者也可能是“大好人”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侵犯者主要是陌生人——有着“坏人”模样的成年男性。这实在是很大的误解!其实,性侵犯者可能是任何人。实际上,我们无法根据身份和外表识别出性侵犯儿童的人。性侵犯者可能很有魅力,甚至是人们印象中的“大好人”。

  儿童性侵犯者的部分类型

  | 恋童癖患者 |

  | 猥亵男童者 |

  | 非恋童癖侵犯者 |

  多数是在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就想找个人欺负一下。他发现小孩子很容易被摆布,很愿意给他守密。他的负面情绪触动了自私或侵略的欲望,他开始用性侵犯的方式欺负儿童。通常,他的学生和家中小孩会首先成为受害者。他借助老师、长辈的权威,容易使学生和小孩就范。

  | 乱伦者 |

  | 女性侵犯者 |

  预防儿童性侵犯的六大核心

  1、认识儿童性侵犯

  正确认识儿童性侵犯,重点强调以下 8 个知识点:

  1. 儿童性侵犯是全球普遍存在的、侵犯儿童权利、危害公共健康的人际暴力,在法律上和道德上都是错误的。

  2. 儿童性侵犯包括身体接触、非身体接触和网络性侵犯三种行为形式。

  3. 受害者:任何年龄、种族、地域和社会阶层的女孩或男孩都有可能受害。 女孩受害比率远高于男孩。

  4. 侵犯者:任何年龄、种族、地域和社会阶层的男人或女人都有可能是侵 犯者,甚至未成年人也有可能是侵犯者。男性侵犯者比率远高于女性侵犯者。 70%~90% 的性侵犯者是儿童或其家人认识或信任的人,甚至就是儿童的家人。

  5. 儿童性侵犯将会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6. 侵犯者采取种种威逼利诱的手段对儿童进行心理操控,单靠儿童个人的自我保护无法抵制儿童性侵犯的发生。

  7. 性侵犯不一定造成儿童身体损伤,也不一定留下身体证据。没有物证、没有医学检查出来的身体证据,不等于性侵犯事件没有发生。

  8. 发生性侵犯不是儿童的错,而是侵犯者的错。不应该让受害儿童为性侵犯的发生承担任何责任。

  2、保护孩子远离危险情境

  1. 要留意孩子所处环境是否安全,例如,照看孩子的人、寄宿学校、公园、 公交车、孩子接触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上的信息等。

  2. 不要让孩子独自在外过夜。

  3. 留意与孩子有密切接触的人,无论他 / 她是谁,都要相信你的直觉(例如,不对劲、不舒服、怪怪的等)。

  4. 不要让你不了解、不放心的人与你的孩子单独在一起。

  5. 不要让这样的人单独接触你的孩子(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或家人):

  (1)有性侵犯儿童的前科;

  (2)有不寻常的性观念和性行为;

  (3)热衷于与孩子谈性话题;

  (4)经常有意或“无意”地观察或触碰孩子的身体;

  (5)对孩子过分亲热、特别关注;

  (6)常看色情书刊 / 音像制品,收集儿童色情图片或视频;

  (7)经常找借口单独和孩子在一起。

  3、营造安全的家居环境

  1. 终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营造和建设性别平等、尊重儿童权利、家人 相亲相爱的家庭生活氛围和家庭文化。

  2. 选择放心的家人、亲戚、朋友、保姆等人照看孩子,并时时留意这些照 看孩子的人是否有异常表现。

  3. 单亲家长避免让孩子与自己的男 / 女朋友单独在一起。

  4. 尊重每位家人的身体界限和个人隐私,包括儿童。

  5. 允许并鼓励孩子拒绝自己不喜欢的身体接触和情感表达。

  6. 不强求孩子用身体接触向所爱的人表达感情。

  7. 不取笑孩子的身体。

  8. 鼓励孩子不要盲从权威人物。

  9. 家人之间可以自然、开放地谈论性话题或与防治儿童性侵犯有关的话题,但不用性器官开玩笑或骂人。

  10. 抵制色情暴力文化:指导孩子有选择地接触互联网、电视、电影等;遇到与性有关的内容,要与孩子讨论;拒绝让孩子参加有涉性内容的广告和媒体娱乐节目等;纠正儿童接触到的扭曲的性观念。

  4、教导孩子自我保护

  1. 教导孩子认识隐私部位。

  2. 教导学前儿童正确说出生殖器官的名称。

  3. 教导孩子识别身体接触:安全的(恰当的)、不安全的(不恰当的)、模 棱两可的身体接触。

  4. 教导孩子有关身体安全的规则:保护自己的身体,也要尊重别人的身体 界限。

  5. 教导孩子抵制不安全(不恰当)或模棱两可的身体接触(自我保护三步曲 NOT)。

  (1)No:你有权说“不行”,无论是谁

  (2)Off:你要立即离开

  (3)Talk:告诉你信任的成人或报警(拨打 110)

  6. 教导孩子拒绝互联网上的性邀请和色情信息。

  5、识别与应对

  1. 初步询问:怀疑孩子遭受性侵犯或听到孩子说出性侵犯时如何处理。

  2. 保护行动:举报 / 报警、把孩子安置在安全的地方、保护其他孩子的安全。

  3. 帮助孩子回到正常生活。

  4. 家长怎样照顾自己?

  5. 自己的孩子性侵犯其他孩子怎么办?

  6、配合学校的情境预防制度

  为了有效地预防儿童性侵犯,学校应该鼓励并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预防儿童性侵犯的行动中,例如,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受到保护;监督学校落实预防措施的情况;监督本校教职员工是否遵守学校保护儿童免受性侵犯的规章制度等。因此,学校在面向家长的预防教育中,要让家长知晓本校预防儿童性侵犯的规章制度和流程。 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 本校的行为规定:什么是越界行为、不当行为、有害行为、危险情境?

  2. 看见或听到有人做出针对儿童的越界行为、不当行为或有害行为时怎么 办?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例如劝阻、举报等)?

  3. 澄清家长和学校各自对于保护儿童安全的责任界限。例如,学校承担保 护儿童安全的责任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在学校活动之前和之后,谁为儿童的安全负责等。最后,要书面告知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及儿童本人上述内容,并让 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签字,表示他们已经阅读并理解相关规定。

 仁爱医院妇产科主任
擅长:人流手术、孕期筛查、不孕不育
免费咨询网上预约

相关资讯:
位置图片